“中国设计犯了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装腔作势”|文定讲堂之设计必修课
2018-10-05
9月29日,
【文定讲堂之设计必修课】
“书法与设计”
中国设计界书法名家 郑稼和、沈敏良
现场分享书法对设计的影响、启发。
活动中郑老师现场挥毫泼墨,
书“眼界”二字赠与主办方与现场多位观众,
沈敏良老师则携数十卷书法名家真迹,以飨同好。
现场浸润在瀚海墨香里,听众受益良多。
眼界·讲者
郑稼和
“魏晋书法和现代设计,为什么讲魏晋呢?中国的书法在魏晋是一个高峰,以后再没有过。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时代,他们唯一的标准,就是只认自然。所以现在做设计跟写字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刻意与不刻意之间的一个界限。”
“最好的设计没痕迹。
我们做设计,刻意的手法太多,刻意的想法太多,设计做得太工整,太想表现。所以我觉得中国设计犯了一个最大的毛病,装饰公司,什么叫装饰公司?装腔作势啦!就装。”
“任何一个设计,它总归有某一种文化或某一种形态的东西在设计师脑子里面起作用了,中国家具跟书法是离不开的,结构等同形式。
明式家具为什么达到了那么高的高峰?很简练,欧洲人也在学习。中国是抽象的,线条很简单,没装饰的,那就是书法。结构跟形式高度的统一,这样的发展出现了我们家具的演变。”
郑稼和设计作品:白云山教堂、山川九棵树、竹艺展示馆
“好的字只能写一遍,能够一样的写第二遍的字肯定不是好的字。那么跟我做设计一样的,你老是重复一种风格的话,肯定不是什么好设计。”
互动环节
活动中郑老师现场挥毫泼墨,
书“眼界”二字赠与主办方及现场提问的热情观众。
眼界·讲者
沈敏良
沈敏良自谦为“打酱油者”,留印一方为证。
“设计公司,面临着一个问题,你必须要让它活着,你必须要经历一个商业部分的过程,那这商业部分,他要通过多少年,把基础给打扎实?
我们也会演化出我们的很多专业,包括灯光设计,深化设计等等。等到40岁左右,两个方式,一个是公司的人全部模仿我,个人风格扩大化;还有一种方式,你的设计师全部像艺术家,每个人的专长,都去发挥出来,最后让他们交集,相互之间触碰。(竹林七贤)为什么到竹林里面聊天?很多时候这个交集的‘聊’啊,在一刹那就出来了,但这是要有一群人。”

沈敏良设计作品
这个过程呢,可以跟设计有一些对比,如果我们真正想把作品做到一定高度的时候,走的那个路径有很多地方跟书家还是相通的。
你可以很有高度,但那细节里面你要有专业的功夫,这些其实也是我们慢慢慢慢建立的,一点一点,所有的员工,每个团队,每个基层必须全部要有这个部分,然后把规范给树立起来,明确起来。”
互动环节
沈敏良老师携数十卷书法名家真迹,以飨同好。
现场浸润在瀚海墨香里,听众受益良多。
上海 文定路258号 B217 文定讲堂
Tel : 021-64864872